[投影之窗消息]
如果說投影機相對于平板顯示和LED顯示等顯示技術具有什么明顯的劣勢,那就是投影距離,投影屏幕與投影機之間必須具有足夠的距離,才能實現理想尺寸的畫面。
投影距離的存在不僅對投影環境的空間有要求,而且很容易使演講者暴露在投影機的光線下,而超短距投影機的出現就是為了縮短投影距離,從而降低空間要求,避免投影機對人的傷害。
目前超短距投影實現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明基的MP771為代表的產品,使用大變焦比的魚眼投射鏡頭,實現超短距投影,另一種是以日立HCP-A8位代表的使用反射方式的超短距投影機,相對來說,反射式產品的技術難度更大,也可以實現更短的投影距離。
在2007年底,PC
World中國實驗室曾經評測過明基的MP771,它可以在1m遠的距離投身72英寸的大畫面,其標稱投影距離最近為0.9m(畫面尺寸為67英寸),而在測試中,我們在0.4m仍然得到了30英寸的完美圖像。在我們當時的測試中,其亮度均勻性達到了89%,整個圖像,無論是中心、邊緣都沒有任何的色差,也沒有任何圖像失真和變形,MP771在實現超短距投影的同時,沒有對投影效果和性能產生任何影響。
前不久PC
World中國實驗室也測試了日立的HCP-A8,該產品的最短投影距離是以反射鏡到屏幕的距離定義的,這樣的定義更加嚴苛。以此定義,HCP-A8的最短投影距離為0.47m,此時機器最全部距離屏幕只有0.096m,畫面尺寸為60英寸,顯然其實現了更短的投影距離。
除了最短距離外,HCP-A8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指標是機身底面與屏幕的最近距離,在投身60英寸畫面時只有0.289m,這就意味著投影機可以掛在電子白板上,實現交互式顯示。
在HCP-A8中的核心技術是日立的自由曲面鏡頭和自由曲面反射鏡。與現有的非球面鏡頭相比,自由曲面鏡頭/反射鏡不僅設計方法與計算公式非常復雜,其所要求的制作工藝很難掌握,日立采用了高精度壓縮成型技術、微細加工研磨技術、高可靠薄膜設計等諸多綜合基礎技術,設計并加工出了自由曲面鏡頭/反射鏡。正是依靠自由曲面鏡頭/反射鏡,投影機光學設計的靈活自由度大大提高,實現了超短距離投影。
在超短距離投影中,要保證整個畫面的亮度、色彩均勻一致,保證圖像的完整準確,就需要光學系統具有較強的色彩補正和圖像校正能力。在日立HCP-A8中使用的自由曲面反射鏡在不發生倍率色彩像差的基礎上,可以補正歪曲像差;而自由曲面鏡頭可以抵銷由溫度/濕度而產生的聚焦變動;另外在日立HCP-A8中還使用了非球面鏡頭,可以補正彗形像差/點球像差。
在我們的測試中,HCP-A8的亮度均勻性達到了90.2%,與普通的正投式3LCD投影機處于一樣的水平,從演示的圖像看,整個畫面的亮度非常均勻,無論是邊角還是中心,圖像的色彩沒有發生任何變化,而圖像的各個部分沒有任何變形,非常完整準確,與日立其他的投影機產品保持了同樣的顯示風格和顯示效果,超短距投影沒有對其投影效果產生任何影響,對于使用反射鏡的超短距離投影,能夠做到這一點非常不容易。
|
筆者在參觀愛普生的深圳投影機工廠見到了一款同時融入寬屏和短距離投影的產品 |
超短距離投影將會讓投影機產生新的應用模式,例如鴻合科技利用HCP-A8與電子白板構建的交互式白板系統,以及電子沙盤、櫥窗展示等,明基在發布MP771時,利用多臺MP771構成了一個投影長廊,這些應用都讓短距離投影機的價值得以充分發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