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之窗消息]
2016年,鴻合轉型到自有品牌,進入到制造行列,同時擁有代理、廠商雙重身份。萬物皆有兩面性,走好走壞全靠自身的發展策略,那么2016年鴻合表現如何,接下來我們來進行盤點。

首先在投影市場,鴻合在代理NEC工程及教育機型的同時,全面開拓自有投影品牌市場,這種雙輪驅動的策略,保證了鴻合在投影市場的穩定。值得一提的是,鴻合的激光教育投影在2016年獲得了不小的成功,占據了整個激光投影市場的很高比例份額。鴻合激光投影產品,能夠快準狠真正深扎到了這個行業里,而且不畏懼改變,這是他形成主導優勢的一個很大原因。
與此同時,在國內教育領域交互式多媒體設備的發展呈現出明顯的大尺寸化態勢下,鴻合電子白板也率先全面完成了大尺寸化產品轉型,激光投影+電子白板的組合模式優勢顯現。鴻合在另一塊業務(交互智能平板)也在2016年獲得了不俗戰績。鴻合看來,自身同時銷售投影機與交互智能平板并非左右手互博,而是隨著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除了終端顯示設備,鴻合還進軍教育教學軟件與教學系統,推出錄播系統、數字校園以及多種教學軟件。同時,鴻合廣泛與內容商或運營商合作,通過優勢互補更深入的滲透教育市場。
2016年,鴻合分別與騰訊云簽訂了長期的互聯網+教育戰略合作協議;與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外研社),雙方將在數字化資源建設與應用領域開展戰略合作;與人教數字出版有限公司的簽約,就“人教數字教材”開展深度合作;與英特爾合作,成為英特爾OPS認證合作伙伴,并進一步提升鴻合旗下終端產品的品質;與快思聰合作,憑借快思聰先進的技術,推動包括快思聰教育系列產品在內的優質儀器設備和解決方案在智能校園中的應用。
從鴻合多元化的業務體系不難看出其長遠的戰略意義,在教育信息化、智慧教育的大趨勢下,蘊含著無限商機。未來,隨著互聯網進一步發展,學校的教育、管理、安全、宣傳等方面都會發生改變,為相應的教育設備應用帶去發展契機。鴻合軟件+硬件+互聯網的思路將鴻合利于不敗之地,在未來能夠積極面對任何行業變化與行業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