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之窗消息]
互聯網浪潮來襲,在大量傳統企業經歷“觸網”發展的失敗后,小米的成功催生了全新互聯網思維;而隨著中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在交互智能平板行業競爭愈發激烈之時,鴻合2014年第三季度的脫穎而出,讓教育定制化思維成為了主導行業發展的新方向,交互智能平板行業的競爭也向著硬件和參數等背后的“軟實力”轉移。
年銷量將翻倍
.
日前,在中國市場調查研究中心(CMRC)最新一份《2014年度中國交互智能平板前三季度市場發展分析報告》中,鴻合交互智能平板以25.6%的市場占有率,奪得2014年第三季度銷售冠軍;并以領先第二名近萬臺的銷售成績,行業21.69%的市場份額,成為2014年前三季度中國交互智能平板最暢銷品牌。
.
據了解,自2010年正式推出以來,鴻合交互智能平板一直堅持以“教育定制化”思維打造產品的發展戰略,根據教育用戶需求“定制”產品操作體驗、視覺體驗、產品功能以及備授課一體化的軟件內容等,獲得了廣大教育用戶以及行業專業領域的高度認可。
.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第三季度交互智能平板市場需求的集中釋放,以及對鴻合品牌認可度的直線提升,第四季度在市場的慣性作用下,市場的高需求將一定程度延續,鴻合交互智能平板今年總體銷量有望持續領跑。
.
“選購平板電視時我們會先看尺寸、看清晰度,因為電視節目內容電視臺會絞盡腦汁做好,我們無非就是買個夠大夠清晰的窗口來看就行了。”鴻合科技交互產品事業部總經理付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但交互智能平板不同,它不是一個簡單窗口,而應看做是一個平臺,一種全新互動教學模式,這樣你會發現它跟電視是反過來的,它的內容和體驗變得十分關鍵。”
.
這同時也說明了企業在發展交互智能平板的過程中,在確保產品在硬件、參數等方面與時俱進的同時,應更多考慮國內教育用戶更迫切需求的內容上的先進性以及操作體驗上的便捷性。基于對國內教育用戶的深刻了解,對教學習慣的研究,鴻合得以緊緊抓住交互智能平板發展的重點,深入研發更符合中國教育市場的產品。
.
此外,隨著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加快,2013年,鴻合還與中科院自動化所共同成立“智能教育聯合實驗室”,深入構建云教育平臺,致力于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推動教學、管理、分享、互動等教育一體化進程,促進教育均衡化、公平化發展。
.
目前,隨著“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等項目的推進,教育資源均衡化、公平化發展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在這一趨勢下,智慧教室將是未來教育基礎設施升級改造的主流方向,也將成為交互智能平板市場發展新動力。智慧教室的打造,一方面實現了信息化主產品和周邊產品的融合,另一方面也將實現教學資源的連通,更好解決教學資源不均衡的問題。
.
交互智能平板未來市場前景廣闊,然而智慧教室的競爭注定不是單一產品的競爭,交互智能平板新領域的開拓也將面臨著新用戶體驗和軟件應用等內容的變更。對于已經躍居行業第一的鴻合交互智能平板,面對行業未來更加多樣化的挑戰,“軟實力”的優勢將進一步凸顯,同時在硬件上的實力也將是鴻合決勝未來的保障。 |
|

鴻合交互智能平板
.
經過不斷打磨升級,2013年鴻合交互智能平板以15.55%的市場占有率,迅速躋身行業第二名。進入2014年,鴻合業績突飛猛進,前三季度取得了153%的同比增長,遠遠超過行業平均54.7%的增速。特別在第三季度教育市場高峰期,單季度銷量接近3萬臺,超過去年全年總量,充分體現出鴻合品牌在國內教育市場的聲望。
.
“軟實力”優勢突圍
.
鴻合交互智能平板銷量大幅提升的背后,是“教育定制化”戰略的成功和鴻合品牌效應的顯現,也是其“軟實力”的一次突圍。一般而言,“軟實力”是產品配套軟件的先進性、適用性和升級速度等方面的優勢,以及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IT技術實力。但與其它廠商不同,鴻合還有著20多年深耕教育行業的經驗,這讓鴻合在看待產品上有著不一樣的角度,也讓鴻合產品在功能及設計等方方面面均更貼近教學用戶需求。
.
特別是對“軟實力”的打造,這其實也是產業鏈思維的一種體現,在教育領域,鴻合擁有百余項軟件的著作權,涵蓋了交互應用、視頻應用、互動反饋等多個領域。首創了以學科進行分類的軟件結構,如以五大學科為代表的HiClass備授課軟件系統,基于學科的功能分類,既方便網絡資源的調用,也能妥善支持多個教室之間的教學互動。
.
軟硬兼修角力未來
.
中國市場調查研究中心(CMRC)報告在對2014年交互智能平板國內市場的展望中指出,各大企業只有在硬件技術、軟件開發和產品服務領域齊頭并進,充分滿足客戶需求,才能在未來嚴酷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
與此同時,隨著幼教市場的發展,交互智能平板作為交互式教學裝備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必將進一步推進幼兒教育信息化進程,給孩子們帶來現代化的全新課堂體驗。除教育領域外,商用領域(商務會議、軍事、培訓)交互智能平板的需求也將越來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