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媒體教學:鄉村教育中的量變和質變 |
|
|
|
|
[投影之窗]
“誰能說出這兩幅漫畫的不同?”當幕布上放出兩幅幾乎一樣的漫畫,諾大的教室里,坐在講臺下的紛紛舉手搶答,躍躍欲試。“大家來找茬”這個小游戲,在小學課堂上,是再正常不過的場景了。只不過,這次教室里坐著的“同學”,變成了平日辛勤耕耘在鄉村三尺講臺的西北教師們。5月20日,“愛普生•多媒體愛心課堂”教師培訓項目正式在上海啟動,來自甘肅和陜西兩省12所鄉村學校總計100名教師和學校管理者齊聚上海,接受為期一周的教師技能系統培訓。
 |
多媒體技術:由上課工具到教學理念的升華
當城市里的教師和學生已經能夠熟練地運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教學互動時,西部的中小學里,這種教學方式正方興未艾,慢慢地滲入到課堂教學之中。“愛普生公司剛給我們捐助了一套設備,現在學校里有專門的多媒體教室,許多老師上課時經常都會用到。”甘肅平涼市崆峒區上寺臺小學的校長畢廣海告訴筆者。他所在的地區里,許多的鄉鎮小學都已配備了相應的多媒體教室。
對于這些遠在山區的學校來說,多媒體技術正逐步改變他們的教學方式,作為一種教學工具,多媒體技術的教學作用早已毋庸置疑。“多媒體教學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也節省了課堂時間。”
來自陜西省長安區魏寨鄉中心小學的李曉紅校長告訴筆者。她所上的品德與社會課里,經常會用到幻燈片。“怎么讓孩子最直觀的了解海洋生物?最有效的方式是給他們看照片。”她說。
盡管上課都會使用,但鮮有老師能熟練地掌握幻燈片的制作和操作技巧。“我們學校的年輕老師稍微熟練一些,他們接觸電腦的機會比較多,在師范學校就有過類似的培訓。”
李曉紅說,“不過,現在我們上課用的課件都還是以下載為主,很少有老師能獨立做課件。”已不再陌生的技術,教學效果卻和發達地區有巨大的差異,問題的關鍵在于,是否能夠純熟地運用這些新技能。“就像有了黑板和粉筆,有些老師還是做不好板書一樣。”課間閑聊時,一位老師提到。
在為期一周的培訓中,這些教師將獲得更多的多媒體技巧為主題的課程培訓。“這是我們首次對教師開設這類課程,我們希望通過提升這些教師的技能,讓他們回去之后有一套可以遵循的方法。”在談到培訓課程設計時,本次培訓班的班主任樓老師說。
“我們希望學校老師們都能熟練掌握多媒體操作技巧,都要到達嫻熟的程度。”李曉紅表達了她對于這次培訓的期望,“不過,現在有些老師太依賴多媒體教學了,甚至為了‘多媒體而多媒體’。這次過來,最大的感受是看到了上海的優秀的教師是如何使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教學的,如何把這個工具用得‘恰如其分’。”
在講到“恰如其分”這四個字的時候,李曉紅特意重復了一遍。這些來自西北的教師們,聽了上海市優秀計算機輔導教師胡建鋒所做的專題報告“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后,感觸頗多。
對此,中國青少年基會秘書長楊曉禹說,“教師對廣大學生接觸和學習多媒體技術而言是啟蒙者和引導者,可以說,教師在多媒體普及和應用中起了催化劑的作用。”
“我們的目的就在于,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應用、學校管理、新課程改革等方面的課程,更新老師們的教學理念、提升信息化教學技能。”愛心課堂項目的主辦方—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總監浦野俊男說。
教學方式:從單向傳授到心靈溝通的角色轉型
除了接受多媒體教學培訓之外,學員們還將參觀多媒體應用示范學校,并接受一系列教學方法的講座。“盡管這期培訓班是以多媒體為主要特色,不過我們主要還是希望能夠擴展老師的視野,更新他們的教學觀念,畢竟短期的培訓很難讓教師學到太多的教學技巧。”
樓老師表示。
學員們不僅聆聽了特級教師田立莉和武瓊關于“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改革”的專題講座,還聆聽了上海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張靜漣則為學員帶來的心理講座,主題是“處理學業、生活、職場中的心理輔導”。
“最主要的就是教師的自我成長和角色的轉換兩個方面。”張靜漣在培訓課上娓娓道來,“(教師)除了要在知識、技能、自身素質等方面不斷提高,還要在教育理念、態度、教育手段方面不斷變化。”
“首先要有和諧的師生關系,一堂漂亮的課,不光是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關鍵是看學生是不是愛老師,這班學生喜歡這個老師是對老師的最高獎賞和鼓勵。”
來自于甘肅省肅北縣黨城小學的郭輝珍老師感悟道。
要教書樹人,“師生關系中最首要的,師生雙方要建立起一種坦誠對話的關系。”教師應該掌握一些心理輔導的技術,“包括溝通、同感、回應、提問等等”。張老師在課上列舉了許多具體的心理溝通方法,長達數百頁的幻燈片里,凝聚了她數十年的一線心理輔導經驗。
“要目中有人,更加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師要學會給學生一把適合學生自由攀爬的梯子。”郭輝珍老師在一周的活動后,收獲頗多。
各種游戲和互動穿插于專題講座的過程中,讓學員們更深刻地領悟到了許多顯性及隱性的教學技巧。而回到文初的場景,便是張老師用課堂游戲的方式,教學員們如何訓練和培養孩子的注意力。“主要是在兩個方面收獲最大,第一個是觀念,第二個是教學方法。”
有多年基層教學經驗的畢廣海校長受益匪淺。
為了進一步拓展老師們的視野,在培訓期間,主辦方還組織學員們到上海幸福四平小學、寶山試驗小學等名校及上海世博園進行參觀、考察。長期以來被群山阻隔的視線里,將會出現一個豐富而斑斕的世界。
鄉村教育:從量變到質變,還需要什么?
在人們普遍看來,多媒體技術是年輕教師的專利,而中老年教師對這些新技術的接受度普遍不高,多媒體技術的“代溝”明顯。不過,筆者在培訓現場卻也看到了幾位年紀較大的老師,他們和年輕的老師一樣,津津有味的學習著新知識。“我們讓這些老師來,并不期望他們能夠學到多少技術,”畢廣海校長說,“我們希望他們改變觀念。這些老師在當地做了很多年,很有話語權,他們的觀念變化能夠帶動當地的觀念變化,讓多媒體和互聯網在鄉鎮更加普及。”
據悉,這些老師回去之后,將會把自己的收獲傳授給更多的教師,從而實現互相幫扶。這包括多媒體公開課、學校管理人員的校園文化建設和班級文化建設商討會以及教師多媒體課件制作和開展交流會等。
“主要目標是帶動其他臨近學校的教師業務水平的提升,進而帶動整個地區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愛普生•愛心課堂的項目負責人解釋道,“這些來過上海培訓的老師,在當地的聲望和視野是遠不一樣的。”
這并不只是一種簡單的幫扶互助,更是通過“人”這個最關鍵、最核心的因素,從根本上去推動偏遠地區教育的發展。而不管是學習知識、培養技能或是掌握方法,隱性的原動力還是在于人的觀念變化。
“調動社會資源,更大范圍地面向鄉村學校推廣多媒體技術,幫助教師走出來接受培訓,請專家送教上門,是當前提升偏遠鄉村教師觀念和理念的一個途徑。”楊曉禹總結道。“多媒體教室的硬件設施只會為改變帶來機會,而設備的應用者——教師——才是提升西部鄉村教育水平的執行人。”浦野總監說。
“從長遠上來說,教師作用非常關鍵。”楊曉禹分析說,“他們長期戰斗在農村基礎教育的第一線,對于鄉村教育發展的瓶頸、障礙和解決之道有著最基礎的認識,他們對于幫助農村家長轉變觀念、重視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
由量到質的變化,并不僅僅在于單純的物質投入的疊加,更在對于人的重視和改造。教育者的素質提高,也許對鄉村教育的有更直接的推動力。
“有時候,老師的一句話直接影響了學生的一生。”畢廣海校長說。
|
|
|
譚立立 |
|
|
關于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Epson (China) Co., Ltd.)
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總部設在北京,負責統括愛普生在中國的投資和業務拓展。2004年5月,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經中國商務部批準,成為中國首家獲得“地區總部”資格認定的外商獨資企業。2007財年,愛普生在中國的銷售額為87.21億元人民幣。目前,愛普生在華累計投資已超過71億元人民幣,共有20家制造、物流、銷售及研發等機構,員工32,605人。無論投資額還是進出口額等,均是在華外資企業中的佼佼者。
愛普生在中國開展的業務主要有打印機、掃描儀、投影機等輸入輸出類信息產品,電子元器件以及系統設備。其產品在中國市場表現優異,贏得了中國消費者的厚愛。立足于中國市場,愛普生始終本著“挑戰與創新”的理念,不斷將一系列先進技術及應用方案引入中國,從而使中國消費者能夠與世界同步,享受到先進數碼影像科技帶來的完美體驗。
關于愛普生(Epson)
愛普生是世界領先的數碼影像企業,主要產品包括打印機,3LCD投影機以及中小型液晶顯示設備。愛普生通過富有創新和創造力的企業文化,致力于為世界各地的用戶提供超越他們期待、開闊他們視野的產品與解決方案。愛普生產品以其卓越的品質、性能、精巧設計和節能而享譽世界。
愛普生集團在全球建有108個公司,員工總數逾70,000。愛普生為全球環境及其公司所在地區的社區發展都不斷作出貢獻,并以此為榮。位于日本的精工愛普生公司是愛普生集團的核心企業,該公司已在東京股票交易所上市。愛普生集團2008財年銷售額達11,220億日元。欲了解更多愛普生公司及產品信息,請訪問我們的網站:www.epson.com.cn |
|
|
 |
|
--
愛普生產品信息專區
--
|
愛普生介紹 |
關于愛普生是世界領先的數碼影像企業,通過創新的企業文化,致力于為世界各地的用戶提供超越他們期待、開闊他們視野的產品與解決方案。愛普生主要產品包括打印機、3LCD投影機、電子及水晶元器件,以設計緊湊、制作精密、節能環保而享譽世界。愛普生集團在全球設有106家公司,員工總數逾70,000。位于日本的精工愛普生公司是愛普生集團的核心企業。愛普生為全球環境及其所在地區的社區發展不斷做出貢獻,并以此為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