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阿凡達》引領了3D技術潮流,但是之后3D數字電影并沒有實現一路向上的態勢,核心因素是3D觀影體驗較差,一方面是3D拍攝原裝電影很少,改制型的3D影片效果不佳;另一方面,數字電影放映機對3D電影的表現能力和效果差強人意。3D電影能否再創輝煌?放映技術層面帶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激光光源投影機能夠令3D電影煥然新生。
我們先從最核心的角度談起,亮度是影響3D觀影效果的最重要因素題,3D眼鏡會對光線產生削減,讓畫面變得黯淡無光。目前,氙燈在普通的影廳中放映3D時亮度為4.5fL,而播放2D影片時可達到14fL,亮度差距太大。而最新的激光光源放映機最高單機亮度可達到60,000流明,能夠在17米的銀幕上以高達14fL亮度播放3D畫面,可見其比氙燈光源所打造的3D畫面亮度不止增加一倍;此外,即使在40米寬的巨幕上也能實現14fL的2D亮度,與氙燈光源在普通影廳中的亮度大致相當。目前,國內巨幕的銀幕尺寸約為寬20米左右,而60,000流明單機亮度能夠在24米的銀幕上達到7fL,毫無疑問,相較此前的3D放映系統,產生了質的飛躍,與中國市場大銀幕完美匹配。
另外,由于激光光源單點能量高,加之大多數影院采用的是高增益金屬幕,“長斑”也成為3D電影急需解決的問題。按照傳統的方式,需要在銀幕后方安裝振動器“祛斑”,這種方式適合白色小尺寸銀幕上,應用到金屬大銀幕上則會影響屏幕使用壽命,同時,保證超大銀幕實現統一的頻率震動也很難實現。跳出屏幕層面的處理限制,目前,最新的產品技術通過在光源處進行處理,無需另加銀幕振動器,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散斑。
目前,3D數字放映有“雙機放映或雙鏡頭放映”與“單機單鏡頭放映”兩種方式,都可以采用6P或3P激光光源,這兩種方式有較大的區別。首先看“雙機放映或雙鏡頭放映”方式,是將兩臺亮度較低的放映機影像進行重疊,解決亮度不夠的問題,或者采用一個光源但配備了兩個鏡頭,其劣勢主要在于3D成像是利用觀眾在觀看3D電影時左右眼睛所產生的視覺差來進行成像,一旦兩只眼睛的互相滲透值超過允許的范圍,將出現疊影和鬼影,影響觀感。此外,其對機器的協作緊密度要求極高,一旦有一臺機器(或一個鏡頭)出現問題,整個系統無法運轉,2D影響也無法放映,影響院線的工作。此外,雙機放映體積龐大,需要更大的空間。其次,我們看“單機單鏡頭放映”,優勢在3D和2D影片間無縫切換,放映3D影片不需要偏振鏡,有效提高光效能,并解決散斑問題。整體而言使用效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