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之窗消息]
現在,“移動數字支付”“線上繳物業管理費”等數字生活、數字政務已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對于18年前還拿著按鍵手機的人們是難以想象的。但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就率先提出建設“數字福建”的戰略構想,福州由此成為中國最早探索“數字中國建設”的城市。18年過去,“數字福州”進展怎么樣呢?威創通過可視化手段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對此進行了全景展示。
“數字中國”的孕育地
數字中國建設的發展脈絡。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互聯網+”,去年又提了“數字經濟”,今年更是明確提出了“數字中國”。4月22日,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談了他對數字化進程的看法:“我理解為一縱一橫一新:‘互聯網+’與各個垂直行業不斷深化融合,發展了數字經濟,這是‘一縱’;數字化進程從經濟領域向社會、民生、政務各個領域迅速擴展,推動了數字中國建設,這是‘一橫’;而一縱一橫交匯融合帶來的創新,幫助我們從大國走向強國,這是‘一新’”。
“數字中國建設”的發端。“數字中國建設”這一戰略思想,孕育發端于福建,最早探索于福州。早在2000年,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時,就率先提出建設“數字福建”,提出“數字化、網絡化、可視化、智慧化”的發展藍圖。18年前,中國還處在個人電腦、互聯網推廣普及的早期階段,“數字福建”能夠在那時提出,可以說很有前瞻性。18年來,福州市全力推動“數字福州”建設,帶動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城市建設發生深刻變革,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
“數字福州”建設造福于民。福州市委書記王寧在峰會主論壇上介紹說,數字化生活方式已經進入福州普通百姓家庭,解決了許多民生痛點、堵點、難點問題。福州12345便民服務平臺,讓群眾足不出戶即可提交訴求,已經全天候運行15年,日均受理3100多件,滿意率達98%以上。福州惠民資金網,將57類惠民資金的使用數據曬在“陽光”下,讓每一筆錢都受到公開監督。同時,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智慧交通”,使城區日均堵情下降34%;“智慧防澇”使城區內河調蓄效益提高30%,排水防澇應急處置效率提高50%。
全景展示數字福州應用成果
本次峰會不僅是一個“數字中國建設”重要的理論經驗和實踐交流平臺,還向人們展示了數字經濟對人類生產生活、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產生的影響。在海峽會展中心“數字福州成果展區”,由威創提供的超高分可視化平臺全景展示了“數字福州”建設成果。
平臺采用大數據高分可視化技術,充分體現了福州市近年來,整合政務大數據平臺、公共基礎庫平臺、空間資源庫平臺,統籌利用、統一接入、構建信息資源共享體系,為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所做出的努力,展示了數字福州大數據中心滿足數據匯聚交換,打通信息孤島的業務支撐能力,全景展示了數字福州慧政惠民、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互聯網+政務、IT基礎建設等應用成果。

威創自主核心技術通過檢驗
這個項目具有四個特點。
整合數據多,接口多。由于平臺匯聚超過15個業務系統,如互聯網+政務服務、公共信用信息、電子繳費等,涉及5大基礎數據庫、10大專題數據庫,整合優化、全面展示超過十余個核心業務廠商模塊,信息量大,接口復雜,實時同步處理要求高,這個項目借助威創超高分信息處理技術和渲染引擎,打通了信息孤島,實現信息的實時呈現。
交互式體驗。為便于參會嘉賓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數字福州”建設成果,在觀景臺設立了交互白板,嘉賓在白板上點擊數字福州的內容,遠處大屏幕上就會立即顯示出對應的場景。在所見即所得的交互中,嘉賓們領略了智能化可視化的新體驗。

超高分3D渲染。借助威創高分3D渲染引擎、可視化呈現技術,在展會最大的200平米的大屏幕上,顯示酷炫的數字化城市、網絡拓撲、3DGIS、3D圖形圖表,提供形象、直觀、實時、友好的可視化場景,讓嘉賓們更直觀地理解數字福州的IT基礎建設、慧政惠民、政務網運維保障能力等應用成果,感受到“數字福州”給人們帶來的便利。
交付時間緊。研發團隊從介入到交付這個項目僅僅1個多月時間,為保證能在峰會及時交付項目,團隊展開了有條不紊地工作,前期需求調研、業務邏輯梳理、UI設計、溝通調整、原形設計和數據接入緊鑼密鼓地進行,高效的工作、成熟的開發平臺得到了用戶的肯定。
這個項目能順利地在時間緊、要求高的情況下完成,還得益于威創強大的OneVision平臺。OneVision平臺可提供端到端的大數據集控應用解決方案,擁有領先業界強大的接入能力;多業務系統信號跨區域、跨終端的可視化調度與控制;多系統、多業務、多人操作的協同;針對超高分辨率的可視化設計與制作;全3D的場景設計……這些領先的可視化功能,為研發團隊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可以說,這個項目既是在展示“數字福州”的建設成果,又是對作為國內大屏幕可視化領軍企業威創的自主核心技術的檢驗。

根據國家網信辦在本屆峰會發布的《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7)》顯示,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27.2萬億元,同比增長20.3%,占GDP比重達32.9%,數字經濟規模全球第二,讓世界看到了“中國智慧”。伴隨“數字中國建設”的蓬勃發展,“數字可視化”也將得到更多的應用,更好地踐行習主席所說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