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之窗消息]
作為最早流行起來的平板電視,等離子電視技術最初擁有明顯的技術和成本優勢,到2006年,等離子和液晶電視的市場份額還是平分秋色,直到液晶技術隨著技術的普及而引爆了其推廣點,從而達到了銷量呈幾何趨勢的增長。去年全球等離子電視出貨量只有1300萬臺,而液晶電視則高達2億臺。在中國市場,目前僅有松下和長虹在堅守在等離子陣地大有被完全邊緣化、退出市場的趨勢。到底等離子電視目前的市場銷售狀況如何?未來前景又將如何?
高端市場定位大大的提高了等離子電視的普及程度
相關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等離子電視銷量為251.1萬臺,同比下降3.2%,銷售額為119.8億元,同比下降17%。2012年,等離子電視占全部電視銷量的份額只有5.89%,占全部電視的銷售額份額只有8%。得到這樣的數據對于擁有著更多優勢的等離子技術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打擊,曾經被稱為未來顯示技術的核心的等離子技術,究竟為什么會被邊緣化,或許與其自身定位有著很大的關系。等離子電視最大的問題還是離主流消費者太遠,等離子電視產品形態集中在大尺寸和高價位,忽略了主流消費人群,這就讓更加具有性價比的液晶電視找到了生存的機遇,并通過價格這樣最具賣點的優勢幾乎要至等離子與死地;在押寶大尺寸的同時,等離子技術錯過了近5年最為耀眼的小尺寸面板發展的狂潮——及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的普及熱潮,而這5年中液晶面板廠商無疑是最大的贏家;還有就是在一個全球節能減排的時代,等離子應該多向節能方向發展。
液晶技術的發展導致等離子技術畫質優勢逐漸被淡化
畫質無疑是等離子技術最大的賣點,不過就目前的消費市場來看,顯示產品的畫質效果已經逐漸的區域接近,雖然等離子技術在畫質方面仍然保持著很大的優勢,但是如果不是加以專業的對比,用戶已經很難分清其中的區別了;在功能需求逐漸被放大的今天,畫質這一標準指標對于用戶來說已經慢慢的被淡化,畢竟要想達到好的結果仍需要內容源的支持。
找準方向,等離子技術很可能成功逆襲
雖然在消費類顯示產品中等離子的市場份額逐漸的被液晶所取代,不過如果等離子能夠準確的找準市場的脈搏,通過合理的市場定位,等離子還是有很好的發展空間的。比如說可以放棄低端市場的殘酷競爭,通過押注高端專業顯示領域來凸顯等離子技術的畫質優勢,如果方向準確的話,等離子在專業顯示領域的逆襲指數還是十分高的,很有可能逆襲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