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之窗消息]
Li-Fi是“Light
Fidelity”的簡稱,這是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哈拉爾德·哈斯研發出的一種全新的無線數據傳輸技術,可利用普通的電燈泡完成整個過程。在打開房間電燈的同時,用戶也打開了互聯網連接。
.
這種被稱之為Li-Fi的裝置可用于傳輸來自電視波段“白空間”的無線數據或者未被使用的衛星信號。這項發明被稱之為“D-Light”,通過改變房間照明光線的頻率進行數據傳輸,每秒傳輸的數據超過10Mb,與典型的寬帶連接不相上下。Li-fi原理是根據不同速率在光中編碼信息完全可行,例如LED開表示1,關表示0,通過快速開關就能傳輸信息。
.
由于LED的發光強度,人眼不會注意到光的快速變化。這項技術的核心是一種新世代的高亮度發光二極管。原理其實很簡單,LED亮了,就表示傳輸了一個數字的1,熄滅時就傳輸一個0,LED可以快速地在明暗之間切換,這樣就能很有效地傳輸數據。
.

.
當前采取的無線數據傳輸方式是效率低下的電磁波,尤其是無線電波。無線電波存在很多局限性,它們較為稀有、成本昂貴并且只有確定的波段。這些局限性使其無法跟上無線數據的步伐,讓效率成為一種不可能。光是電磁波頻譜的一部分,將其用于無線通訊應該是一個很棒的做法。
.
Li-Fi無線通信技術雖然在傳輸速度、成本等方面都有著優于Wi-Fi的表現,而且不使用電磁波讓使用者感到更為健康,但是它卻擁有一個明顯的弱點。可見光無法穿透物體,因此如果接收器被阻擋,那么信號將被切斷。但也有許多學者指出,如果光信號被阻擋,而你需要使用設備發送信息,你可以無縫地切換至射頻信號,因此可見光通信并不是Wi-Fi的競爭對手,而是一種相互補充的技術,這將有助于釋放頻譜空間。 |
|

.
一直以來,在人頭部上方懸掛燈泡被用來比喻象征每一個發明家的靈光靈感閃現。但是,德國物理學家先驅哈斯被燈泡本身引導出了奇思妙想。哈斯和他在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團隊發明了一種新的專利技術,利用閃爍的燈光來傳輸數字信息,這個過程被稱為可見光通訊(VLC)。
.
哈斯于是想利用燈泡來充當通信設備,聲稱數據可以被發送通過在任何不起眼的LED燈泡中增加一個微芯片,它以每秒數百萬次的閃爍和關閉來進行數據的傳遞工作。發光二極管的快速閃爍相當于二進制代碼的傳輸,雖然肉眼看不見,但是可以被光敏傳感器接收。這就像是一個用火炬發送莫爾斯碼,但卻是用更快的速度和計算機能夠理解的數據字母,哈斯解釋說。
.
無線電波數據傳輸方式效率不高,借助于手機,現在有140萬個基站負責增強信號,但大部分能量都用在冷卻上,效率只有5%。相比之下,全世界使用的燈泡卻有400億個,因此擁有更高的效率。只要將傳統白熾燈換成LED燈,便可讓燈泡變成無線網絡發射器。
.
可見光譜的空間是無線電波的1萬倍,使其成為可使用的最理想的波段。在一次演講中,哈斯展示了一盞使用LED燈的桌燈,能夠像桌子下面的接收器傳輸數據。只要將手放入光束中,視頻信號便會傳輸給身后的屏幕,一旦阻隔信號,便會停止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