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幾條爆炸性新聞的主角 —
微軟、英特爾、蘋果,都是IT領域的巨無霸。微軟早在2010年10月就推出體感游戲機Xbox 360,現在又推出新一代體感游戲主機Xbox
ONE,已經是體感技術的絕對領導者。英特爾和蘋果現在奮起直追,通過收購和戰略合作的方式來掌握體感技術,其意圖不言自喻,就是不想錯失這個未來人機交互主流技術的巨大市場。
一直以來,中國企業在新技術的應用上都是慢半拍。慶幸的是,在體感技術的應用上,我們國內的響應速度非常快,華南理工大學和新節奏智能科技共同研發的體感應用產品已經推出市場,反應熱烈。
2013年7月20日,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與廣州新節奏智能科技聯合舉辦盛大的體感產品發布會。向嘉賓和媒體展示了
“體感交互軟件”、“體感商場導購系統”、“體感服裝廣告系統”三大系列產品,詳細介紹了體感產品的技術原理和行業應用。
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曹智頻在發布會上介紹:“新聞與傳播學院多年來一直對數字營銷和互動廣告的現狀與發展趨勢進行調查研究。調查數據顯示,以樓宇電視為代表的第一代數字廣告機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已經由原來的“新媒體”變成了“舊媒體”。其單向的、硬性的傳播,對消費者失去了吸引力,甚至被認為是廣告污染,逐漸被消費者詬病。”
“以觸摸屏為代表的第二代數字廣告機,能夠實現人機交互,比樓宇電視更能吸引消費者的主動參與。但觸摸屏需要消費者用手指操作,大屏幕產生的熱量以及潛在的細菌傳染讓消費者有一定的避忌心理。而且,消費者面對著大屏幕進行操作,在視覺上不能達到最佳的瀏覽效果。根據調查結果,學院認為市場和消費者需要更互動,更健康環保的廣告機。于是,學院決定聯合擁有雄厚體感技術研發實力的新節奏智能科技共同研發第三代廣告機。雙方組建三十多人的技術團隊,歷時近兩年多時間研發,以體感技術為核心,整合AR增強現實技術和3D技術的三大系列產品今天正式發布。”
記者在發布會現場體驗到,華南理工大學和新節奏智能科技共同發布的三大系列產品的共同特點都是無需鼠標、手柄或觸摸屏等任何介質,我的身體就是遙控器,真正的超酷交互體驗。此外,每個系列產品又具有各自的特點。“體感交互軟件”是基于Windows系統的服務軟件,開機后自動啟動,通過體感設備模擬windows操作系統的鼠標和鍵盤操作事件,兼容所有軟件,能將公司或家庭現有的投影機、拼接屏、廣告機、智能電視機等顯示設備升級為體感操作設備,提升用戶體驗,節省硬件升級成本。
“體感商場導購系統”,通過體感技術與3D技術結合制作的商場導航、商品展示和置入式互動廣告,能為消費者帶來炫酷的商場導航和商品查詢體驗。同時,系統標配的Kinect體感設備能實現強大的客流統計功能,精準的數據匯總和分析,能為商場和品牌的營銷推廣提供數據支持。從其創新的人機交互方式來看,未來將會成為單向展示廣告機和觸摸屏廣告機之后的第三代廣告機。
“體感服裝廣告系統”,是將3D體感試衣功能和互動廣告展示融為一體,消費者無需借助任何介質,只需要用雙手隔空操作,在屏幕屏上選擇喜歡的服裝和配飾,3D體感裝置就能掃描人的身體,將服裝、包包、配飾等準確地為消費者“穿上”,消費者扭動腰身,身上的衣服會隨著身體360度轉動,3D效果像真實的服裝那么逼真。顧客還可以即時拍照,通過微博、微信等社交化媒體與好友分享這些照片。體感服裝廣告系統既能吸引客流,促進銷售,又能通過消費者的分享為企業帶來品牌傳播和口碑營銷。
新節奏智能科技的總經理陳勇杰向記者表示:“體感技術是一項革命性的創新技術,要用全新的思維去思考如何利用體感技術與設備進行人機交互,包括UI設計,體驗操作,動作操作設計,提示,交互方式等,而不是簡單地利用體感技術代替鼠標鍵盤的點擊操作,這樣做是純技術開發者的做法,優秀的體感應用產品應該是創意與體感技術、商業應用的完美結合,缺一不可。”
據悉,華南理工大學和新節奏智能科技共同研發的體感產品獲得多項專利,已經被香港迪士尼、廣東服裝協會、天津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研館、青島國棉6
虛擬現實產業園和UR服飾采用,效果得到客戶的高度認可。接下來,華南理工大學和新節奏智能科技將聯合參加今年9月份的“第五屆上海國際數字標牌展及多媒體技術展”以及11月份“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將體感產品向全球的客商展示。
記者隨后通過網絡檢索“體感技術”的信息,發現近幾年體感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已經非常廣泛,如:數碼產品、虛擬試衣、醫療救助、機械控制等等。目前,三星已經推出了體感電視和體感手機,卡內基梅隆大學正在研發體感機器人,全球領先的PC生廠商惠普和華碩向媒體透漏,今后部分型號的PC和筆記本電腦產品將捆綁Leap
Motion設備進行出售。
客觀來說,無論是較為成熟的肢體動作識別設備 Kinect,還是剛剛面世的手勢識別設備Leap
Motion,目前都不足以威脅到鼠標或觸屏作為主要輸入方式的地位。但是,隨著體感技術的不斷成熟,體感技術應用軟件和產品越來越多,使用者必定會以10倍速甚至100倍速增長。誰敢說體感技術一定不會成為未來人機交互的主流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