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要講三個看法,第一個,05年平板電視的規模我估計已經接近了200萬,06年我們預計是500萬臺。大家都講這個規模的增長速度很快,據我們預測06年會達到這樣一個規模。我們在1月7號將頒布05年整個中國平板電視的銷售狀況,以及06年的準備。我們知道等離子和液晶的比例大概是3:7,我上個禮拜去了上海的松下,我跟他們老總講,如果06年在彩電里面,等離子的陣營不堅持的話,7:3的又會變化。今天有日立、松下和LG等大部分廠家都是以等離子為主,所以明年液晶和等離子的比例不會是7:3這樣一個比例。如果液晶在尺寸上發展更快的話,價格下降速度加快的話,我認為等離子就不會有現在已有的這個份額了。
05年國產品牌獨占市場,但是市場后期外資品牌出來調整,或者是價格調整,消費者對其品質的認可以及品牌的延伸,外資的市場份額有所提升。到今年下半年外資的市場份額有所提升。所以06年代,中國品牌和外資品牌的較量會加劇,索尼這幾年在電視里面表現不佳,但現在看來他們的投入很大。這是我的第二個看法,06年外資品牌的實力會很強,優勢也是很多的,所以在06年的競爭會更加激烈一些。
第三個看法,05年傳統彩電原有品牌包括平板電視市場先發優勢,傳統彩電優勢品牌后期發力,原來彩電并不大的品牌,包括海信、廈華,相對來說在平板里面他們的比例很大。所以傳統彩電的優勢會后續發力,尤其是長虹在9月份以后,包括在等離子或者是液晶的份額都很大,我看了一個數字,已經占到了11%,如果這個數字正確的話,它的比例已經超過了海信。在市場上的推廣力度還是很大的,包括產品,我看今天來自的外國產品多一點,產品外觀,我認為長虹現在有一部分產品還沒有進入市場,但這個設計水平我認為已經不低于外資品牌。所以在外觀設計上還需要有所提高,因為消費者比較看中外觀、品牌、品質,價格已經放在了第二第三位,我們做第二季度報告的時候價格是第一位,到第三季度以后價格已經是放到了第三第四位了,消費者主要是考慮品牌、外觀,這是前兩位的。
05年平板電視價格下降速度很快,所以這已經不是主要購買因素了。我看到長虹以后,使我很振奮,這段時間我在彩電企業里面跑得比較多,我上個月去了康佳、TCL,昨天去了長虹,看了長虹的彩電以后很振奮。所以傳統品牌后續發力,06年平板電視將進入品質和規模的階段,我認為06年就是品質、規模或者是價格。市場進入規模競爭階段,不管我們在座的各位,還是各個企業,長虹他們的規模很大,昨天公布平板電視的規模要做到5、60萬,做到整個平板里面的1/10。所以06年是平板很重要的年度。不管是等離子還是液晶,我們還是要強調品質。我上周去了松下,我本人對技術比較了解,對品質不太了解,去了松下以后,為什么非常強調等離子?因為我4、5年以前就用等離子彩電,還是松下第一款等離子彩電。
在我印象當中等離子彩電有很多弱點,但我們去了以后,聽了他們的介紹,這個弱點基本上沒有了。如果兩家企業對等離子的開發力度不加強的話,8:2的比例不成問題,我們要把力度加強,以前主要強調一個指標就是耗電,等離子動態耗能實際上已經接近(甚至是低于)液晶了。消費者是靠廠家來引導,而不是消費者來引導廠家,有一個好的品牌,我認為市場當中是有的,如果不堅持的話等離子的比例還會減少,一個是產品的堅持,一個是技術的堅持。 我們主要是談兩個問題,中資產品與海外產品的關系,還有是液晶和等離子的關系,我認為廠家的制造很重要。還有上游的問題,包括長虹他們也講。現在并不是日資企業一家里做,還有韓資和中國的企業,我認為制造企業比做彩電企業還高級,因為投資規模更大,吸收資金更快,投資都是很短期收回來的,不會是三年五年還收不回來,所以這個投資技術的變化很快。我們屏資源,跟韓國公司和日本公司他們拿不到屏,這個屏很緊張。只要有平面彩電市場的話,我認為屏得資源就不是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