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影之窗消息] 10月25日2005北京國際大屏幕和新型顯示技術與產品高層論壇及展示會在北京華都飯店隆重召開。會上中國電影集團主任顧正保作了名為中國數字影院的發展的演講。 |
電影數字化是自電影誕生以來最大的一次創新和變革,數字電影已經成為世界屯影發展的趨勢和方向。數字電影具有發行成本低、節目質量不變、放映圖像無抖動、無閃爍、無劃傷、易操作、無污染等顯著特點,受到廣大觀眾的青睞和歡迎。我國數字影院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與關懷下,從2002年四月經過短短的三年時間,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已建成168塊數字電影銀幕,并正在建設40塊銀幕,截止到2005年上半年已發行放映國內外影片50部,其中進口影片21部(42%),國產影片29部(58%),總票房收入14,576萬元,總觀眾人數516萬人次。2005年已發行中外數字版影片22部,超過去年全年21部,實現票房收入7600多萬元,超過去年同期的近3000多萬元,其中國產影片16部,票房達到5000多萬元,影片《頭文字D》,和《七劍》的數字票房均突破千萬元。膠數同發的首輪影片,數字版票房一般都占總票房的15%-20%,顯示出數字放映的獨特魅力。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一條初具規模的數字電影院線,除青海、西藏外,分布在全國各大、中城市,并且在技術標準制定、數字影院設備技術論證、數字影院技術應用、數字節目傳輸、發行、加密,以及數字影院的增值服務等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就,并正快速地向產業化、規模化、現代化方向發展,中國數字影院的發展和進步已經引起世界電影界的關注,并為推動世界數字影院的進步和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 我國數字影院設備應用現狀
我國現有168家數字影院,數字電影放映機使用DIP數字顯示技術,其中2K數字電影放映機12臺(1臺科視、11臺巴可),占7%左右,其余為1.3K數字電影放映機。包括采用松下PT-DG8000和GDCSAl000服務器組成的DFP2000一體機。電影服務器GDC公司為126臺,EVS為14臺,AVICA為28臺。均采用MPEG-2壓縮編碼方式,且三家服務器文件交換格式尚未統一,節目不能互換。制作母版需三個版本。未來GDC服務器可以擴展JPEG-2000,其余兩家不能實現。
* 我國數字影院所采用的關鍵技術
在數字影院圖像顯示技術方面主要有DLP顯示技術和Lcos顯示技術。DLP(Digital Light Prcessing)數字光處理技術是影像放映和顯示的革命性的方法,是從模擬影像放映到數字影像放映轉換的關鍵技術。是目前我國數字影院使用的圖像顯示技術。它基于DMD(Digital Mi—romirror Device)數字微鏡技術,由美國德州儀器公司(T1)于20世紀90年代末開發成功。先后推出M10、M15、M25應用于數字電影放映的“黑”芯片,分別適用于銀幕寬10~25M的影院放映。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技術,即反射式液晶顯示技術。由于Lcos象素之間的間隙較小,芯片的開口率高,因此光效和圖像對比度明顯提高。Lcos技術的優勢是高分辨率、高對比度,主要缺陷是色彩還原和亮度問題,Lcos數字放映機最大輸出光通量也只能達到10000流明,僅能滿足15米左右寬度的數字影院使用。
在圖像壓縮編碼技術方面目前數字電影主要采用兩種壓縮方式;一種是以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e)離散余弦變換為基礎的壓縮編碼方式,如MPEG-2、MPEG-4標準。另一種是以小波變換(Wavelet)為基礎的壓縮編碼方式,如JPEG-2000。我國目前采用的是MPEG-2壓縮編碼方式,其碼率約為80Mbps,壓縮比約為20~30:1。JPEG-2000被DCI推薦為數字電影圖像壓縮標準,未來中國數字影院技術在圖像壓縮編碼方式上,將逐步向JPEG-2000靠攏,并兼容目前MPEG-2方式。
在數字影院音頻技術方面數字電影文件中的音頻數據有兩種,一種是壓縮的音頻數據,一種是不壓縮音頻數據。對于壓縮的音頻數據,重放時經解壓縮、解碼(通常采用AC-3編碼壓縮方式)D/A數模轉換后形成6聲道模擬信號,經放大后還原立體聲。對于不壓縮PCM數字音頻數據,重放時經D/A轉換后形成6聲道模擬信號。我國數字電影音頻采用不壓縮PCM方式,這不僅可以提高聲音的重放質量,而且免去了解碼過程,減少了設備。
在數字影院安全播出技術方面目前我國數字影院密鑰管理采用IC卡方式,IC卡中包括數字影院的IP地址、放映數字影片內容、允許放映場次、授權密碼等信息。影院獲得密鑰后(插人工C卡),數字電影服務器即可對數字電影文件進行解密、解壓縮,形成視頻數據流,經解密、解壓縮的視頻流還必須進行再次加密處理,這就是安全播出加密管理。
* 數字影院技術標準。
2005年7月20Et好萊塢DCI公布了數字影院最終技術規范。全面闡述了涉及數字影院方面的技術要求,DCI數字影院技術規范是目前全球發展數字電影、統一數字電影技術格式最重要的參考文件和依據。
* 我國社區,農村數字電影的發展現狀
城鎮社區和廣大農村的電影發行放映是電影產業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加快社區,農村電影數字化的應用研究,國家廣電總局組織專門力量開展研究和試驗,主要有數字節目管理中心研制的數字電影流動放映系統(dms),該系統采用MPEG-4圖像壓縮方法,采用硬盤和衛星發送數字節目,系統包括dms-1000服務器,解碼卡,投影機,銀幕,音響系統組成。該系統已經在上海金山,浙江臺州等地區開始進入規模化試驗。此外,多套適應于數字電影流動放映的應用系統也已完成系統設計和樣機研制。其中大多數設計方案是采用符合《數字電影流動放映系統暫技術要求》的服務器加上外購投影機組成
* 我國數字影院未來發展方向
自從1999年6月影片《星球大戰》用數字方式在美國首次進行商業性放映以來,迄今數字影院的發展已經經歷了6年多的發展歷程,目前全球共有100200家影院其中數字影院,截止到2005年8月只有423塊銀幕(亞洲185塊,歐洲112塊,美洲126塊)。目前我國政府出臺各種優惠政策,鼓勵國內外資本,參與中國數字影院的建設,未來十一五期間,預計我國城市數字影院將發展到5(D--1000家,農村、社區運動移動數字放映將會大幅度發展到上千家以上,將建立農村數字電影放映新體系,實施膠片和數字并存的發展策略,從目前的16毫米膠片電影放映過渡到以數字為主的放映形式;采取流動與固定相結合的應用布局,逐步實現由室外流動放映向室內固定式放映轉化,倡導國有與民營并存的經營格局,鼓勵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發展農村數字電影放映新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