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影之窗產業觀察]
“山寨”一詞源于廣東話,是一種由民間IT力量發起的產業現象。其主要表現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現形式為通過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機、數碼產品、游戲機等不同領域。這種文化的另一方面則是善打擦邊球,經常行走在行業政策的邊緣,引起爭議。
近年來,山寨搭上網絡信息社會的快捷方便列車,從制造中創造一個又一個品牌:從北京喬丹到中國科比,從iphone到hiphone;從草根中催生一個又一個明星,從芙蓉姐姐到天仙妹妹,山寨版劉德華到山寨版周杰倫。當我們在山寨這條路上漸行漸遠時,山寨的意義已經暗暗再轉變,它將平民精神迅速放大,“山寨春晚——老百姓自己的春晚”,《山寨男人裝》等等,山寨越來越從一種表層的形式轉向文化內涵。
2008年,電子產品消費市場上“山寨”一詞更是攜強勁之風橫掃過來。從山寨MP3、山寨MP4到山寨手機、山寨筆記本,近期,山寨投影機也悄然出現。諸如科菱、賽科、多維、精銳、視域、瑞誠、創榮、銀河、轟天雷等品牌紛紛打出“低價”、“高清家用機”、“6000小時長壽命”、“投影電視機”等招牌,吸引了部分入門級消費者的目光。
據了解,大部分山寨投影機都是購買一些液晶面板、電路板等散件,組裝完畢之后加上粗糙的外殼。制作完成之后,便采用網絡渠道進行銷售。這樣的產品,售后維護、技術支持等更是無從談起。山寨投影機和品牌投影機質量上還是存在較大的距離,畫面質量以及售后服務等均難以和正規品牌產品相媲美。不過,低廉價格,更多入門消費者第一次可能會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購買一款產品,但使用之后就不會二次上當了。隨著,品牌機大幅降價,都會讓山寨機難以發揮價格優勢。
2008年的金融海嘯影響深遠,2009年伊始,經濟形式依然十分不明朗,有許多業內人士,分析經濟仍需要至少一年才可以恢復。而在整個經濟并不十分蓬勃發展的經濟形式下,以“山寨”為首的“低價”產品將成為市場上的一個熱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