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IT行業企業之間的合作越來越深入廣泛,投影機行業也不例外。各投影機廠家與投影機零組件廠商之間利用各自的優勢開發、生產自有品牌投影機。由于投影機關鍵技術被少數幾家公司掌握,雖然市面上的投影機型號已經達到300余種,但同檔次的機型在技術上的差別越來越小,標準的投影機性能指標(亮度、分辨率、重量…)上的差距也不大。這種狀態下,各廠家開始重視產品外形、功能應用上的開發設計,發展多樣化的產品。
2000年下半年到2001年,投影機產品技術將有以下的發展方向。
外形設計上,早期的投影機產品設計思路相似,外形簡單。而今年陸續出現的投影產品在外觀設計上已經有了較大的突破,呈現多樣化的發展,如:Sony 公司的VPL-CS1,打破了投影機的常規設計,外形新穎,雖然指標不高,但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在機身顏色上,已經有彩色外殼的投影產品問世(2000年度世界投影機大展 infocomm2000(美國)展會上,TOSHIBA展出了多種顏色外殼的B2型投影機,Panasonic 公司也有彩色外殼的投影機產品發布),但國內目前尚無此類機型銷售。
在計算機網絡化的今天,投影機作為標準的計算機外圍設備,也正在走向網絡化設計。作為網絡產品應用,投影機可實現實時訊號的傳送,主機畫面通過網絡同時或選擇性地傳送到每一臺連接網絡的投影機;或者多臺計算機主機共享同一臺投影機。目前,InFocus, EPSON, SONY 等投影機廠家都在加強投影機網絡功能的開發,其早期網絡化產品已經問世。
無線通訊功能:在投影機使用過程中,設備連接往往很復雜,需要專業人員進行,這使得同一場合,多用戶的使用環境中,投影機設備的易用性較差。在投影機中內置無線通訊功能,可使多人共用同一臺投影機而無需連線。2000年秋季,將有少數幾家投影機廠商推出具有無線通訊功能的機型。
接口技術:早期的數據投影機只有普通視頻口、RGB接口和簡單的串行通訊口,99年的機型大多增加了USB接口,高檔投影機配備分量視頻接口;2000年,投影機產品中出現了支持DVI標準的數字視頻接口(應用DVI標準接口連接電腦與投影機,使信號避免了圖像細節的丟失,優化了投影機投射的畫面質量)。投影機的接口功能越來越強,并隨著計算機和AV技術的發展在不斷的提高。
其他功能化設計方面,內置卡技術,使投影機不用連接PC就可方便使用;內置存儲器方便投影機進行畫面回放。投影機的連接(操作)設備種類也在發展,如:外接手寫板(筆),可使投影機有電子白板的功能;增強型的有線控制板,可實現更多功能的控制…
在投影機的主要指標方面,投影機的亮度會越來越高(目前,已經有12,000ANSI流明的投影機問世)分辨率會越來越高(2001年,會出現QXGA(2048x1536)分辨率的投影機) 重量會越來越輕(2000年6月,多家生產廠商推出了1.3公斤重的掌上型超輕投影機)這正順應了計算機類產品的技術發展趨勢和投影機用戶的實際需求。
投影之窗網站(200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