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之窗現(xiàn)場探訪】
詩詞歌賦,把酒言歡,這獨屬于中國人的詩酒情懷在傳統(tǒng)文化的長卷中璀璨奪目。我們追逐光影,在影像中再現(xiàn)歷史、拜會文化,曾幾何時,我們在光影翕動間尋得了與“天生我材”的詩仙共飲一杯的經歷,今日,另一位大才得先生正向我們揮袖致意,招呼我們一同去品嘗“東坡肉”呢……
“一蓑煙雨任平生”,那些能為后世所瞻仰的詩者們,其生平故事或有波瀾起伏或耐人尋味,然無論如何,一幕幕足夠沉浸的場景都將成為今時今日我們與“他們”再會的積淀。
《一蓑煙雨》展內不僅應用了40余臺投影機作為主體光影內容的呈現(xiàn),還能配合實體造景、大屏互動、印章打卡、古風NPC駐場等形式打造出風味濃郁的“蘇軾空間”。
根據(jù)場景主題,影像的“背景設定”能力使得場景內的陳設有了靈魂,在NPC的引導下,“蘇軾與他的朋友們”欣慰地看著我們這些歷史后人們拜讀書卷,在“深林翠竹間”與我們吟詩答對,好不快活。
在這個由30臺投影機打造的5面CAVE空間內,蘇軾的一生在光影中閃回。影像的大空間沉浸能力配合精良的內容制作,讓書中幾言文字變得沁人心脾。影像濃墨重彩的渲染令我們感受到蘇東坡有血有肉的一生經歷,場景中間的立柱在其人生大事記時留下句句批語。年少時青春逐夢,壯年時報國為民,從少年郎到老翁,任平生一蓑煙雨……
“來來來,客官請上座!”一生風雨總不可處處風餐露宿,品一品這幾道“東坡美食”,光影入盤,東坡在心……
新穎的影像呈現(xiàn)形式要點就在于其與場景的結合,有故事的光影才有講好文化的能力。反而言之,在科技為主導的時代文旅新環(huán)境下,合理運用影像將成為打造文旅熱點、凸顯文化價值的重要手段。
集合了場景營造、色彩還原、內容創(chuàng)新,文旅影像的又一大價值再次體現(xiàn),那便是——“共情”。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孤舟行過,這里是赤壁大江,或是惠州羅。皇呛萦嗪肌⑦是儋州海島,你我皆不知,或許東坡先生亦不知……一生輾轉何嘗不是漂泊,光影之間山水重現(xiàn),半輪明月似是入水,他坐在船頭與我對望,千年歲月難為水,今朝情卻似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