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之窗原創文章】
進入2023年,分析一下目前的投影市場,幾個情況值得重視。
(A)2022年,越來越多的國產投影機品牌亮相市場,品牌背后一部分是國際品牌代理渠道商轉型品牌商;一部分是新創業品牌;還有一部分是消費電子(比如電視機公司)增加產品品類。一時間,市場顯得非常熱鬧。有些人認為,中國市場導向是國產替代,所以要做國內品牌。尤其在目前國際競爭大背景下,國內信創政策引導市場走勢。這種觀點有一定道理,但被曲解很多。
中國信創定義非常明確,即:信創涉及到的行業包括(1)IT基礎設施:CPU芯片、服務器、存儲、交換機、路由器、各種云和相關服務內容。(2)基礎軟件:數據庫、操作系統、中間件。(3)應用軟件:OA、
ERP、辦公軟件、政務應用軟件。(4)信息安全:邊界與終端安全產品等。以此來看,信創替代和投影機等硬件產品基本不著邊。
2022年10月開始的,國家全面指導國資信創產業發展和進度,要求央企+國企+地方國企全面落實信創替代所值指均為以上定義產品。
信創替代不等于國內品牌替代,商家不要誤導市場!
(B)市場上一下子上了這么多新品牌,大家基本都是選擇一樣的、為數不多的幾家投影機制造工廠,貼牌制造,產品同質化非常嚴重,形成用戶端內卷,所謂創新大多為虛談。
(C)國內競爭環境導致各行各業的“降維打擊”,但多數所謂的“降維打擊”均是以降低產品質量和技術服務水準為代價;而且降維之下還有進一步的降維。目前低端偽劣產品充斥市場,同時以大力營銷、虛假宣傳為手段(舉例:1LCD目前無法突破400流明的事實之下,品牌基本標稱600-1200流明)。這種行為混淆視聽,低端低劣的產品的呈現效果和欺騙行為導致整體投影產品用戶口碑下滑,將迫使投影行業創新停滯,行業將逐漸失去競爭力。
(D)投影技術其實一直在提升,但是無人主動關注,簡單講,今天的投影已不是昨天的概念,光源的進步。舉例來說:解決了耗材問題;亮度的提升解決了安裝適應性;無線+IP化解決了連接的問題;各類軟件的使用解決了管理的問題;而投影產品在方案中的綜合創新應用解決了用戶易用、好用和TCO問題。積極的創新變革沒有引發市場關注實在是非常可惜。
|